-
日月所照萬國萬方,耶穌必為統治君王;
南北西東,主治普及,千秋萬古,悠久無疆。 -
無盡禱聲,向祂奉獻,無量頌歌,成祂冠冕;
耶穌聖名好比馨香,隨同晨祭上升於天。 -
萬方、萬國、萬族、萬民,不停頌讚妙愛奇恩;
嬰孩亦將同聲歌唱,及早頌揚救主聖名。 -
受造群生皆當興起,至高榮耀向主獻呈;
天使再來高聲歌唱,地上萬民同應「阿們」。
©版權屬浸信會出版社(國際)有限公司所有
(關鎮威牧師)
在《救主權能》這首詩歌中,我們看到了耶穌基督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以及萬民對祂的讚美,這不僅是對救主的崇高敬拜,更是信仰生命的真實表現。
這首詩歌以四個部分構成,每一部分都呼應著信徒的內心禱告與敬拜,反映出我們對於神的認識及其主權的宣告。
一、主權的宣告
「日月所照萬國萬方,耶穌必為統治君王;南北西東,主治普及,千秋萬古,悠久無疆。」這段歌詞以宇宙萬象的自然景觀作為引入,描述了耶穌的主權遍及每一個角落。日月的出現象徵著時間的流轉,而耶穌的統治則明確地告訴我們,無論是古往今來,祂都是至高的君王。在當今這個充滿變遷與動盪的社會,我們時常會被外在的環境影響,讓我們感到恐懼和不安。然而,這段歌詞提醒我們,耶穌的統治是持續且永恆的,無論我們的眼前有多少挑戰,祂的主權不會改變。
作為基督徒,我們常常需要回到這個真理中,找到心靈的平靜和力量。當找到焦點在耶穌身上,我們便不會被世俗的壓力或困難所打敗。正如詩歌所言,這份主權覆蓋了南北西東,意味著無論我們身在何處,神都在掌權。
二、奉獻的心靈
「無盡禱聲,向祂奉獻,無量頌歌,成祂冠冕;耶穌聖名好比馨香,隨同晨祭上升於天。」隨著歌詞的深入,我們看到信徒們以無盡的禱告和頌歌來向耶穌表達敬愛。這不僅是對神的禱告,更是一種心靈的奉獻。這裡提到的「晨祭」,在古代修道院中常作為最純潔的獻上,象徵著每天開始時的虔誠與感恩,修士們早晨的禱告,述說著對神的渴望及依賴,這正是對信仰最真摯的表達。
時至今天,我們在生活中,不僅在早晨,而是在每一刻都應該學會將每一瞬間奉獻給神。透過禱告與讚美,使我們的心靈回到神的面前。我們的生活工作、學業成就,都應被看作是對神的敬拜和獻祭。正如詩中所述,耶穌的名是多麼寶貴而馨香,這種生命的香氣能夠隨著每一個禱告而升起,直達天際。這不僅是一種心靈的釋放,更是一種靈性的升華。
三、奇恩的頌揚
「萬方、萬國、萬族、萬民,不停頌讚妙愛奇恩;嬰孩亦將同聲歌唱,及早頌揚救主聖名。」這段歌詞讓我們看到更深層次的奉獻,不僅僅是成年的信徒,甚至連嬰孩也應該在這股奇恩的流中同聲歌唱。這是對於神的救恩的讚美與宣告,無論是誰,年齡的差異或文化的不同,在神的眼中都是珍貴的。
這讓我想起《聖經》中提到的孩童的心是進天國的關鍵,正是因為他們單純、真實,毫無顧慮地敬拜和信靠。在生活中,我們需要時常提醒自己,保持這份單純的心,讓讚美與感恩成為我們每天的習慣。即使是小小的事,無論是晨曦中的第一杯咖啡,還是與家人共享的晚餐,都應該成為我們讚美神的機會。
四、普遍的呼應
「受造群生皆當興起,至高榮耀向主獻呈;天使再來高聲歌唱,地上萬民同應『阿們』。」最後一段歌詞描述了所有受造之物都應該一起讚美神,這是創造的回應,不僅是人類的責任,更是整個宇宙的呼應。這樣的景象令人感到其壯觀與榮耀,天使與人類共同歌唱著讚美,使得敬拜不再是孤獨的行為,而是一種共同的回應。
這也讓我反思,當我們在教會中團聚時,無論是在敬拜的歌聲中,還是在彼此的祝福中,都是在表達這種集體的敬拜。每一位信徒的加入不僅是自己的奉獻,更是對整體社群的鼓舞。當我們站在一起,齊聲高唱時,那份力量與感動是無法比擬的。
五、結語
總結來說,《救主權能》這首詩歌讓我重新思考信仰的本質。詩歌提醒我們關於耶穌的主權、我們的奉獻、普世的讚美以及生命的共同呼喊。這不僅是一首敬拜的歌曲,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與信念的宣告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時間中,讓我們持續向神獻上無盡的禱告與讚美,將我們的心靈和生活獻給那位永恆的君王,並引導身邊的人一同來讚美祂的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