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關鎮威牧師) | 書卷目錄 » |
讀經範圍:耶利米書18-20
經文重點:
第18章通過窰(陶)匠與泥土的比喻,揭示神對以色列的主權與形塑能力。神如同陶匠,能隨自己的心意改變對民族的計劃,若百姓悔改,則可避開審判;若堅持邪惡,則必受災。神學上,此章強調悔改的重要性及人對神的回應,展現神的憐憫與公義。它提醒信徒,神始終在掌控歷史,樂於施行恩典,等待人們的悔改與轉向。
第19章的重點在於神對耶路撒冷即將面臨的審判與毀滅的預告。通過購買破壞之地的瓦瓶,先知耶利米象徵性地傳遞神對以色列罪惡的審判。神學上,此章強調了神的公義與對罪的厭惡,反映出悔改的重要性。神的警告提醒百姓歸回,正視自己的錯誤,以免遭受毀滅,呈現出神無窮的憐憫與對人悔改的渴望。
第20章記錄了先知耶利米因傳講神的話語而遭受的迫害,特別是受到祭司巴施戶珥的攻擊和羞辱。耶利米在絕望中流露出對神的掙扎與無力感,但最終仍表達對神的依賴。神學上,此章凸顯神對先知的呼召及考驗,反映出信仰在苦難中的堅持與掙扎。它提醒信徒,即使在逆境中,也能尋求神的力量與安慰,堅守使命。
經文閱讀:請按 BibleGateway
讀經範圍:耶利米書21-23
經文重點:
第21章的重點在於耶路撒冷的滅亡和神對猶大王西底家的警告。當巴比倫軍隊圍困耶路撒冷時,西底家寄望於神的拯救,但神透過耶利米宣告,這城將面臨滅亡,因人民的背叛與罪惡。神學上,此章強調神的主權與公義,懲罰背道者,並提醒信徒要遵行神的旨意,回轉向祂。
第22章針對猶大王室統治下的腐敗與不公。神透過耶利米指責君王未能保護弱者,反而助長暴政與貪婪,並預告審判的來臨,使國家面臨滅亡。神學上,此章彰顯神對領袖的要求,強調施行公義與仁愛的重要性。這也提醒信徒,神對任何權柄都有要求,並且不會容忍邪惡,敦促人們追求正義與純潔,信靠神的公義。
第23章探討神對以色列的牧者領袖的責任與審判。神譴責那些失職的宗教領袖,因他們未能照顧百姓、引導他們歸向神。神應許興起真正的牧者,為百姓帶來公義與和平。神學上,此章強調神對領導者的嚴格要求和對被引導者的關懷,顯示基督作為真正的牧者,將引導信徒走向救恩與正義。
經文閱讀:請按 BibleGateway
讀經範圍:耶利米書24-25
經文重點:
第24章透過比較兩籃(筐)無花果,象徵猶大被擄後的不同命運。一籃好的無花果代表被擄的百姓,神應許讓他們復興,最終回歸故土;另一籃壞的無花果象徵不順從神的留在耶路撒冷的百姓,預示災難與毀滅。神學上,這章強調神的恩典與憐憫,顯示即使在審判中,神仍為真誠悔改的人預備復興的盼望,彰顯其救贖計劃。
第25章揭示了神對猶大和周邊國家的審判,透過耶利米宣告將有七十年的巴比倫被擄,這是神對他們不順從的懲罰。章中提到神使用外邦國作為他的工具,並預告最終的審判和復興。神學上,強調神的主權與公義,無論是對以色列還是外邦,神都在掌管歷史,這提醒信徒順服神的計劃,無論在什麼困境中都要相信祂的旨意最終是好的。
經文閱讀:請按 BibleGateway
讀經範圍:耶利米書26-28
經文重點:
第26章描述先知耶利米在耶路撒冷的宣告與逼迫。他傳講神的信息,警告猶大人因罪惡將面臨審判,呼籲悔改。耶利米因此遭受祭司和民眾的逼迫,甚至面臨死刑威脅。神學上,此章強調神的信息雖然會引發反對,但仍需勇敢傳講,彰顯真理的重要性。信徒應當承擔傳達神話語的使命,並相信神的保護與指引。
在第27章中,神藉耶利米向猶大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:巴比倫將成為神手中的工具,治理周邊國家,包括猶大。在這段期間,猶大人被呼籲要順服外族的統治,以免遭受更多災難。神學上,此章強調神的主權與掌控,展現即使在困難中,信徒仍須信靠並順服神的計畫,反映出神對歷史的主宰與對人民未來的引導。
第28章記載了先知哈拿尼雅與耶利米的對話,哈拿尼雅宣稱神將迅速解救猶大,打破巴比倫的枷鎖。然而,耶利米反駁哈拿尼雅的假預言,強調真正的預言需要符合神的旨意。此章重點在於辨識真預言與假預言之間的差異。神學上,該章提醒信徒要依賴神的真理和計劃,警惕虛假聲音,堅守對神的信心與遵行祂的話語。
經文閱讀:請按 BibleGateway
書卷目錄 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