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周振傑傳道)
隨著五月過去,六月來到,政府的防疫措拖進一步改動,盼望不會對教會聚會造成太多的困難,也多一點機會在實體相見。
倘若弟兄姊妹對疫情仍有擔憂,亦可使用網上形式繼續參與教會聚會;其實不論是實體、或是網上的聚會,深信都是重要的,雖形式不同,但更重要的是「相聚」一起吧!我們用怎樣的方法也好,總要相聚在教會中。
約翰福音中,耶穌教導一個比喻,是很好的提醒!
約翰福音10:1-5
1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人進羊圈,不從門進去,倒從別處爬進去,那人就是賊,就是強盜。2從門進去的,才是羊的牧人。3看門的就給他開門;羊也聽他的聲音。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,把羊領出來。4既放出自己的羊來,就在前頭走,羊也跟著他,因為認得他的聲音。5羊不跟著生人;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,必要逃跑。」
這是弟兄姊妹們很熟悉的「羊圈的比喻」。在約翰福音,羊圈的比喻不是一個獨立的教導,當耶穌講述這個比喻時,已經是一系列教導中,中段的部份了!由約翰福音9章開始,整個篇幅都和醫治天生瞎眼的人有關,最終引伸至耶穌指責人有靈性上的瞎眼,看不見耶穌是神的兒子。進入約翰福音10章,10:1-21的經文,耶穌用了兩個比喻,就是「羊的門」及「好牧人」,闡明自己真正的身份,回應了9章的「瞎眼」,完成整個整全的教導。
10:1-5的比喻中,有兩個人物出現,一個是牧人,一個是賊;我們不知道這個賊的目的是否去偷羊,但我們知道,羊圈中的羊在兩個人物面前,有截然不同的反應。羊面對牧人認得他的聲音,會跟著他走!相反,羊面對賊卻不認得他的聲音,必會調轉逃跑。讀者(包括我們)閱讀這個比喻時,這名賊可能正正代表著「魔鬼」,是敵對神的勢力,羊需要防備他,但我們最終不知道賊是誰的答案;不過,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個牧人,是代表耶穌的,耶穌在10:11和10:14稱呼自己作「好牧人」,我們無需弄清賊是誰,因我們只知道跟隨耶穌這位好牧人,才最重要。
不僅如此,當我們閱讀下去,發現羊圈的門,也是耶穌自己。10:7「所以,耶穌又對他們說: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我就是羊的門。』」
原來,這個「羊圈的比喻」在希臘文聖經中亦很有指向性,指向一個特定群體。特別在10:1-2充滿了冠詞,嘗試用中文的方式表達「(那個)人進(那個)羊的(那個)圈,不從(那個)門進去,倒從別處爬進去,那人就是賊,就是強盜。從(那個)門進去的,才是(那個)羊的牧人。」,這個牧人、羊圈的門和羊圈是指向那一個的,是具獨特性的。
我們明白耶穌教導的心意,不論牧人、羊圈的門都是耶穌,羊圈的羊群正是跟隨耶穌的群體,即今日我們知道的教會,建立在世界的地上,卻是獨一無二的地方,獨一無二的群體。整個比喻,正是暗示耶穌和跟隨耶穌的人、群體,互相有深厚的認識,這份關係就是牧人認得羊的名字,羊認得牧人的聲音。因著這份關係,我們不會認錯賊和強盜。
教會,是一群認出耶穌聲音的羊圈,明白耶穌的群體。
這也使我們珍惜相聚一起的機會,因為只有在這個群體,才能彼此分享耶穌的名字,向身邊的人訴說神的美好,常常感恩神的供應,甚至共同承擔生命的順逆。教會的相聚是獨一無二的。除教會外,沒有一個群體會這麼雀躍地一起分享耶穌的。
感恩!實體聚會恢復後,在教會能面對面與大家見面!
主內
周傳道
1/6/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