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周振傑傳道)
剛剛一個星期,恰好是教會青少年部暑期營會,邀請在教會聚會的青少年參與。感恩上帝看顧,約四天的聚會行程順利結束,特別是在疫情下,為著安全,營會主要集中在教會內進行,幸好沒有影響營會的熱鬧氣氛。
這次營會,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加強「關係」。盼望在青少年與青少年之間,青少年與導師之間,以至青少年與上帝之間,都能彼此產生聯繫,踏出團契關係的第一步。在營會進行時,我望見一班青少年之間互動,一段保羅的教導卻常常浮在我腦海中。
以弗所書2:11-13
11所以你們應當記念: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,是稱為沒受割禮的;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。12那時,你們與基督無關,在以色列國民以外,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,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,沒有神。13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,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,靠著他的血,已經得親近了。
這是保羅在以弗所書的一段經文,11節我們看見一個連接詞「所以」,所以11-13節正是連繫著以弗所書2:1-10。
2:1-10經文可謂觸動我們心靈深處的,這論及人如何陷在罪中,在「放縱肉體的私慾,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」,人對此完全無能為力;然而基督耶穌既有「豐富的憐憫」,這份大愛使我們得到救恩的機會,使我們實在地「活過來」。誠然,耶穌的拯救,是距今已近2000年前的事情,我們都未能親眼看見耶穌釘上十字架的時刻,看著神的兒子捨了性命,在十架上受苦受難,竟是為了祂眼前,自己親手所創造的每個人、每個兒女;今天我們只能靠聖經記載得見端倪,然而若我們明白這事的真實,我們定必感動莫名。對耶穌基督拯救這份恩情感受越深刻,對自己的罪越感無力和悔疚,或許我們便能體會這份救恩當中的深厚吧!
若2:1-10是講論神的拯救,那麼由2:11開始,保羅突然進入新的教導,就是「距離」。「距離」是當時一種信仰概念,如果使用今日教會常見的用詞,是與「關係」類似:人們與神的「關係」。但「關係」不完全等同保羅提及的「距離」。11-13節證明一個實情,這實情原是使人懼怕的,那是當時非猶太人的人,即外邦人,與人(以色列人)或神之間,本是存在極為遙遠的距離!12節「那時,你們與基督無關,在以色列國民以外,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,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,沒有神。」,這是何等沮喪的局面,我們沒有「應許的諸約」,也沒有所有「指望」,我們是遠離神的群體,也是「局外人」。
我們都知道這種距離不是地理距離,我們與神的距離是絕對無法拉近的,這再次襯托以弗所書2:1-10中,提及到基督耶穌的拯救,竟是這麼一回事,人們無法拉近的距離,基督耶穌卻付上生命將其拉近回來,使我們與神之間「已經得親近了」。沒有耶穌,沒有親近,也沒有任何關係。
現在,雖然每人角度不同,但應會認同香港社會在不同議題和疫情期間,正經歷急劇變化之中,在這時代與青少年接觸,時時使我們感到距離很遙遠,建立關係殊不容易,令人費煞思量。這星期青少年部暑期營會,我和導師們都是戰戰兢兢地嘗試和完成的。甚至營會前,我們不禁問自己,我們真的可以順利和這世代的青少年建立關係嗎?
感謝神!在營會中我總想著保羅的以弗所書2:11-13,我們本是沒有「應許的諸約」,也是沒有「指望」的局外人,耶穌基督捨命地接納我們,使所有沒指望的人最終有了盼望,成為能與神親近的群體;那麼,我們豈能不懷著信心與今日這世代的青少年「親近」呢!因為無法拉近的距離已經被神親手拉近,更何況僅僅是我們與青少年的距離呢!
讓我們一同努力,追隨基督耶穌的心意,努力與青少年拉近距離,也努力與別人拉近距離!
主內
周傳道
25/7/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