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張潔賢傳道)
習慣是需要時間培養出來,我的跑步習慣始於成為神學生之時,當時一位生命師傅提醒我,全時間侍奉者操練敬虔是應當的,雖然神學院的功課、實習等事務繁重,也不要忘記操練身體,一旦健康不理想是會直接影響學習及侍奉。隨着歲月增長身體機能相對下降,體會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,適量及適時的運動確是有助維持身體健康。
本以為有室內緩跑徑不受天氣影響可以按時去跑步,誰不知在疫情下體育館的緩跑徑暫停開放,改往海濱長廊斷斷續續地進行,跑步的持續性受着天氣影響,而在近期受着個人因素影響,停跑了數星期,近日即使沒有下雨、緩跑徑再次重啟也提不起動力前往跑步。假日的一個早上,內心掙扎是去跑步的時候,腦海突然浮現出:『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。』當刻停下來思考,我真的是停止慣了嗎?好啦!出門前往運動場跑步,怎料發現自己忘記帶電話。這樣便不能用手提電話,在跑步時聆聽音樂,當想回家之際,內心再發出一個問題:為甚麼要跑步呢?目的為何呢?是為聽音樂嗎?
隨着時日流逝,起初跑步的目的未完全忘掉,卻是在不知不覺間漸漸地在變質中。我不禁想起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「操練身體,益處還少;惟獨敬虔,凡事都有益處,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。」何不在跑步鍛煉身體的同時,也在操練自己的靈性。讓自己在跑步中專注在禱告中,為自己、為軟弱的肢體、為侍奉方向、為宣教士、為……需要交託的人和事實在很多很多。願意我們看清目標為主擺上。
主僕
張傳道
18/4/2021